北京时间2020年1月9日至10日,由安邦智库主办的“2020年中国经济趋势展望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闭门说真话”的形式对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思考。本次论坛由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贺军先生以及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博士发表主旨演讲。贺军先生及魏宏旭先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政府及企业如何在“新常态变局”之下制定战略决策、如何在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和产业造成深刻影响的同时地方债务又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寻找出路等问题给出了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在此次论坛上,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贺军首先对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到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中央提出“新常态”概念是非常高瞻远瞩的,“新常态”的特点就是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以及第三产业的消费的需求逐步成为主体等。这种经济的新常态是有内涵的,有内涵的不仅是一个速度,也有结构性的问题,当然也有改革的问题。但是,结合当下,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地方经济,我们都会得出一个很一致性的结论:当前中国经济的确承受着下行压力,资本市场更是长期处在一个低气压的状态之下,如果长期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系统性方案,会对中国非常不利。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是贺军先生认为近两年以来的一个全球性地缘经济的重大事件,中美关系在政治在经济方面都受到了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也改变了全球地缘经济。
战略预判一直以来是安邦智库的强项,虽然如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安邦智库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关于中国2020年的经济,贺军先生依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然处在一个挑战期,经济新常态在现在的意义就是要避免我们的经济持续的显著的大幅下滑。贺军先生认为,未来的中国经济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增长、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以人为本的推动城市化下半场建设、调整全面的减税降费的政策、鼓励和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适度放宽货币政策,缓解国内经济的困境。实际上,对于经济问题,安邦智库与中央的看法一致,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事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应该成为明年或者成为未来,我们整个中国的核心。
与安邦智库的观点不谋而合,作为一个拥有历史使命感的政府,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均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予以研究。就在前几天,中财委第六次会议也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在安邦智库看来,成渝地区可能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第四极”。实际上,“成渝双城经济圈”,是适度降低了成渝地区多个城市发展及整合的要求,在发展内涵上更加有针对性,强调围绕成都和重庆这两个中心城市来发展,形成彼此独立但又相互支持的城市经济圈。如果“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起来,将会在中国的内部腹地形成支撑,对扶贫、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一带一路”发展、形成依托国内市场的消费中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成渝地区来说,如何将这种宏观机遇、战略机遇变为现实的发展机遇,则需要两地各自研究,改革创新,形成具体的发展支撑点。
当谈到地方债务、平台公司转型和地方融资等问题时,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博士与到场嘉宾一致认为,从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的背景来看,地方经济还是要放到整体的这个经济环境当中来考虑,就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到的一样,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的叠加,那么从各个行业来看,经济结构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魏宏旭博士强调,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难题和障碍就是地方债务问题。各地平台公司遇到的问题也类似,虽然不少地方政府围绕化解存量债务摸索出了镇江模式、山西模式、海口模式、陕西模式以及湖南模式等方法。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思路依旧还未展开,政企关系,转型方向,主营业务等问题依旧困扰着不少的地方基层政府,而这些问题也已经成为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的重点之一。
正如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所说的那样:“做研究眼界不能太窄,宏观的政策,一定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系统”。二十多年来,安邦智库就紧紧抓住此种研究方法,系统性的为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的研究和企业决策献一份力量。此次论坛在北京、杭州以及成都取得的圆满成功既是客户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的肯定,也是安邦智库以客观中立的立场、精确有效的判断和预测所具有强大征服力的具体体现。
标签 : 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