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欧盟碳关税,中国可以更激进
  • 工作论文 2022-01-11

2022年1月1日,法国接替斯洛文尼亚,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在这半年的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立法通过。不仅立法有望尽快通过,亦被称作“碳关税”的CBAM开征时点也将提前。2021年11月末,欧洲议会发布的对欧委会CBAM立法议案修正意见稿中,将过渡期结束日期提前一年,准备期由三年缩短为两年。

去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最后宣布通过了旨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实现世界免遭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协议。但全球气候变化协议要落到实处,并不都是在国际场合达成共识后的皆大欢喜,还面临着许多讨价还价、妥协与利益交换,在游戏规则制定中甚至还有激烈的博弈。「 碳关税 」就是这样的一个利益交织的话题。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揽子环保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的目标,其中包括建立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商品征税。

同时,欧盟适时祭出碳关税也被视为其缓解巨大债务压力的举措之一。按照提案,根据“碳边界调整机制”获得的碳关税收入将用于支持欧盟7500亿欧元恢复基金,以帮助欧盟成员国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欧盟委员会表示,计划自2023年起逐步引入碳关税,以便企业在过渡期内作出调整。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要将此愿景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共识尚需时日。首先,外界对欧盟开征碳关税是否符合现行贸易规则普遍存有疑虑。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盟主要贸易伙伴并不完全支持此项征税政策。欧盟很多贸易伙伴强调“碳边界调整机制”应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国际气候协定兼容,否则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对疫情下亟待复苏的全球经济十分不利。

此外,欧盟成员国内部对征收碳关税也存在较大分歧。据悉,法国是征收碳关税政策的主要拥护者,并得到了其他8个欧盟国家的联合支持,但这是否足以让该提案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尚未可知。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欧盟各成员国能源结构不同,经济情况各异,对此项政策的态度也有所区别。一些欧盟成员国认为,碳关税对恢复基金的贡献将相当有限,还可能招致报复性关税。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欧盟征收碳关税的原理是模糊的,其政策力度则是激进的。中国是目前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生产型国家,还是重要的出口大国,一旦欧盟开征碳关税,中国无疑将会首当其冲,受到碳关税政策的重大影响。

面对即将到来的碳关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这么建议,如果欧盟坚持这样做,那么中国可以选择有条件地支持欧盟,即中国支持欧盟对于未来的碳排放征税,但同时欧盟也必须向中国支付过去的碳排放债务,因为欧盟过去的碳排放,实际上相当于对环境的负债。同时以过去和未来的碳排放为基础,这样的关税机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会是平衡的。陈功进一步解释,对于欧盟这种激进主义的政策建议,中国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不是一上来就站到反对者的阵营(这样可能站到大多数支持气候变化议题国家的对立面),最好的对策是以逻辑相似但更为激进的政策来应对。

对于欧盟的碳关税政策,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贺军还提出了另一种建议:中国可以提出“碳消费者”和“碳消费责任”概念,从生产-消费的全链条来平衡碳排放的责任与义务。中国可以强调消费国与生产国要承担共同的碳排放责任。如果中国作为碳排放国和“世界工厂”遭受到过大的“碳关税”压力,中国可以考虑对消费国家征收“碳消费税”,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从过去到未来是一种历史的平衡法,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则是另一种平衡法,这都可以应用到围绕气候变化的全球博弈之中。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欧盟正考虑推出碳关税以约束碳排放,并获得额外的税收。身为最大碳排放国的中国不要急于表示反对,而是要以逻辑相似但更激进的政策来应对。算一算欧美发达国家碳排放的历史旧账,或者强调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碳排放责任平衡,都是符合国际规则、讲道理的策略。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