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全球防控手段新变化
  • 工作论文 2021-10-11

上周三(10月6日),近日闹得沸沸扬扬、一度使港股新冠疫苗板块几乎全线重挫的的美国默沙东药厂(Merck)宣布与新加坡政府签订采购合同,若获监管机构授权,将供应旗下的新冠肺炎口服药莫努匹韦(Molnupiravir)给新加坡,路透社报导称,韩国已经通过合同预订了2万剂的口服新冠药物。

日前,默沙东药厂公布了新冠肺炎口服药莫努匹韦(Molnupiravir)三期临床试验的“期中考”成绩。数据显示,如患者在感染早期服用,可将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50%,大幅降低新冠患者的重症住院或死亡风险。基于此,默沙东计划尽快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并计划向全球多家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如果获得授权,该药有望成为首款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口服药物。

除此之外,多国药厂也在加紧研发新冠口服药物,像是美国辉瑞、瑞士罗氏和日本盐野义制药也在推进研发,盐野义制药公司9月底曾宣布,他们正在研发的新冠口服药物已进入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

一时之间,全球抗疫的目光已不仅仅聚焦于疫苗,开始转向药物治疗。

常态化抗疫的重心将转向药物治疗

虽说疫苗接种是人类抗疫的一大利器,对于将世界从疫情重压下解脱出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只靠疫苗并不能让人们获得长期的安全感。客观来看,我们必须接受一种现实——新冠病毒将如同流感病毒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而人类社会也将越来越适应新冠疫情。从趋势来看,随着疫苗接种日益普遍、各国抗疫经验增多,以及人们不断积累药物治疗的经验,全世界整体抗疫的形势将比去年要好,世界抗疫形势正逐渐步入常态化抗疫阶段。

在新的阶段,常态化抗疫与过去紧急事态下的抗疫有何不同?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不同背景和不同阶段,抗疫工作的策略和措施都会有所不同。过去在紧急状态下,疫情爆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灾难,抗疫重点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阻断病毒传播,挽救病人的生命。在这个阶段,紧急救治病人、加快疫苗研发、加强社会管治、封锁严重的疫区等都是必要的措施。在常态化抗疫时期,抗疫工作则面临重心转移,我们不宜再采取不计成本的硬核抗疫措施,需要在评估疫情形势的基础上,平衡抗疫工作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抗疫工作的重心要逐步从防止感染转向药物治疗。由于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今后的病毒感染案例将会经常出现。任何疫苗接种都有一定的安全性比例,这意味着,即使所有人群都接种了疫苗,总有一定数量的人群无法得到确定的疫苗保护。

对于疫苗有效性进行客观分析,会发现情况可能还不至于是疫苗不管用。比如,因为疫苗本身最高有效率就是95%,这意味着1万人里面也有500人即使接种了疫苗也有可能被传染。如果疫苗的有效性仅有70%,那么打了疫苗也被传染的人数就更高了(理论上1万疫苗接种者,被感染者可达3000人)。如果有的疫苗没有较高的有效性,但接种了疫苗的人以为自己“没事”,那就更加危险了,甚至是极端危险。

这种情况下,只有人们掌握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才能真正与病毒疫情形成常态化相处。简单来说,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实现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前提!

其实,安邦智库(ANBOUND)的创始人陈功此前就一直在警告,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疫苗上是不行的,这是一种错误的策略。对于不可能通过疫苗来完全控制的病毒来说,更加重要的可能是治疗药物,正如人类应对流感一样,与疫苗接种相比,治疗才是重中之重!与很多政府部门、媒体对新冠病毒的看法不同,陈功认为,既然疫苗不可能消除新冠病毒,那么药物治疗就显得重要。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成功消除流感病毒的记录,从来没有过!

“···各国对于应对新冠疫情时可能都存在一个‘偏好’——重疫苗而轻抗病毒药物。要知道,疫苗主要解决的是减少正常人被病毒感染的问题,但对于已经确诊的大量新冠患者来说,得到有效的治疗则更重要,药物则是医治的重中之重。根据安邦的监测,截至2021年2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超过1.07亿人,治愈人数接近7900万人(治愈率73.7%),现有确诊病例2579万多人。显而易见,治愈病人才是应对新冠疫情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疫情进入常态化之后,抗病毒药物将成为与疫苗同等重要的治疗手段——预防感染靠疫苗,生病治疗则要靠抗病毒药物。从公共政策角度看,重视治疗的重要性需要大大提高。”(《抗病毒药物研制应成为国内防新冠的重点》,「 每日经济 」总第6353期,2021/2/9)

在过分迷信疫苗的情况下,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都在投向开发疫苗。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几十疫苗在开发中。从疫苗使用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来看,这需要很大的资源投入。从利益来看,如果当今世界需要不断地接种疫苗来抵抗疫情,那么研发周期短、利润率高的疫苗生产,将会在事实上替代需要时间长、投入资源极大的新药物开发。在目前情况下,大搞疫苗这是资本推动的盛宴——要么是国家资本,要么是来自市场的资本。但从治病救人来看,仅靠疫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药物治疗

实际上,中国的抗疫工作并没有忽略药物治疗方法,从去年起就一直在探索包括中药在内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中国至少有两个药厂在研发新冠药物。中国开拓药业4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用于治疗住院新冠患者的口服药物“普克鲁胺”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已于10月1日在美国的临床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并称临床试验计划已在中国、菲律宾及巴西等14个国家的医疗中心展开。开拓药业创始人童友表示:“这项试验是基于早期开展的巴西住院重症患者的突出疗效和安全性,….使得普克鲁胺有望成为轻丶中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全疾病周期的有效治疗药物。”

另外一款药物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牵头的腾盛博药,其首席财务官李安康9月曾经表示,其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预计年底就能申请上市。今年8月底该药厂公布的中期结果表明,这一联合疗法让患者的住院和死亡复合终点降低78%,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不过,与各地的严防严控相比,药物治疗并未成为中国抗疫工作最重要的策略,随着中国疫情病例的减少,这方面的工作并未像疫苗接种那样去推动。中国虽然抗疫工作有成效,但面对今后的疫情常态化,仍然需要解决药物治疗这一挑战。

在常态化的抗疫阶段,人类社会将会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在新的时期,抗疫工作的重心需要转向药物治疗,这是人类与病毒长期相处的有效保护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 THE END —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