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故事是两岸对抗日战争的共同回忆,不应被过多限制
  • 工作论文 2020-09-01

文艺作品不仅仅能够为两岸关系的发展锦上添花,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创造出过去没有的趋势,《八佰》的故事是两岸对抗日战争的共同回忆,不应被过多限制。

从今年开始的新冠疫情,让中国院线遭受到了打击,作为电影院逐渐正常化运营重要尝试,本应该在去年上映的描写第二次淞沪会战四行仓库战斗的影片《八佰》成了第一批上映的电影之一。截止到8月30日,《八佰》的票房已经超过18亿,距离保本没有太大的问题,正在朝着20亿的目标进发。作为中国独立研究机构之一,安邦智库固然并不会对《八佰》的票房做过多的分析,在安邦智库100+研究团队的视角来看,相比于《八佰》的票房,这部电影带来的社会关注和社会争论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就在这部影片上映不久,互联网上对《八佰》的讨论就十分迅速的分成了两个阵营,有单独从中国战争电影拍摄技术逐渐成熟,电影叙事手法和感情烘托逐渐步入国际一线水平而拍手叫好的,也有对电影中四行仓库战斗的细节深挖细究,觉得这部电影似乎是一个战争电影外表下的“玄幻”电影,不值一看。究竟这样的题材是否适合中国?在安邦智库100+研究团队看来,对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上纲上线”大可不必。实际上,基于抗日战争的共同历史回忆应恰恰是在台海两岸建立“一中共识”的重要抓手。对于《八佰》这样制作精良,表现手法现代,并且有助于凝聚海峡两岸社会历史文化联系的文艺作品,不仅不应该施以过多限制,更应该作为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的重要媒介加以推广。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在迅速的变化,在安邦100+高端讨论平台中我们曾经发表文章《台海局势的再均衡》就详细分析了目前台海之间的现实情况,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文艺作品不仅仅能够为两岸关系的发展锦上添花,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创造出过去没有的趋势  。

《八佰》这样的电影一方面可以让两岸年轻人找到共同的记忆,另一方面,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在公共外交方面找到突破的希望。(相关内容不适合公共媒体空间讨论,详细分析请参考“安邦100+高端讨论群组”)在《八佰》推出之前,中国的抗日战争电影依旧被禁锢在“神剧”的套路中,手撕鬼子、弹弓防空屡见不鲜,类似于《八佰》这样制作精良,表现手法成熟的作品在中国并不多见,在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考究电影中的某个细节是否复合历史的真实,在我们纠结电影中出现的旗帜是否要进行技术化的处理,在我们去讨论这部电影到底是属于历史战争的范畴还是玄幻的范畴,不妨让我们和海峡对岸的同胞一起用“中国人”的身份去回忆75年前的那场战争,去一起找到“中国“的共同身份认同感,在这个认同感的前提下去讨论解决彼此的纠纷误解和敌视,也许这才是这部电影超脱出票房可以被赋予的更重要的意义。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