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安邦智库贺军:想靠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扭转经济形势,可能性不大
  • 公司新闻 2024-03-20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4期,原标题为《2024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记者王红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大船如何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一系列重要部署传递出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新年伊始,回看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定不平凡。

这一年,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这一年,持续承压的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复苏曲线: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活跃度减弱;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进入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明显。

“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整体形势的研判,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彰显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但依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大船如何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一系列重要部署传递出2024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实现,GDP增长或高于5%

2023年,中国经济逐步从疫情期间的非常态化向常态化运行转变,经济持续恢复,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成绩单。

从支撑经济大盘的“宏观四角”运行看,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

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看,已由恢复阶段进入到增长阶段: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83.2%,其中三季度贡献率提升至94.8%;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2023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预计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圆满完成。从发展质量看,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表示时表示。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仍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3—2024)日前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CMF预测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呈现分化型弱复苏状态。

得出这个判断是基于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背后的三股力量:一是疫情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带动生产和消费正常化,由秩序恢复带来的经济复苏;二是市场内生的总需求不足;三是新发展格局加速落地后带来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在这三方面综合力量的作用下,加之2023年总需求背后是社会秩序恢复作为主要推动力量,而内生动力不足,这就导致经济总体呈现弱复苏。

在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

为应对经济新形势新挑战,三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大,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一揽子化债方案逐步落地,中央财政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货币政策进一步降息降准。

“这些政策带动了三季度经济景气回升,预计2023年四季度经济将延续恢复态势,GDP增长5.6%左右。预计全年GDP增长5.3%左右,高于年初制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增长目标。”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CMF预测报告预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3%,“这个5.3%全面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目标,但如果考虑基数作用,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依然持续存在”。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连接,释放重大信号

“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新华社刊发的《引领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文章如此概述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九大任务,其中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了第一条,并且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合并提及,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通稿是这样说的: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条就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连在一起,这个特别重要,创新要和产业发展、和供给方连在一起。制造业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以及韩国的总和,这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维持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能效率以及它的科技化,就变得特别重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任务的第一条,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都要科技创新来引领。也因如此,将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还是产业的绿色化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根本抓手。

“我国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了科技创新引领。此外,在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们确实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来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张世贤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成为开辟发展新领域、培育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对接,给出了一个特别大的信号,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包括千千万万大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各个政策都会向这个方向靠拢。制造业未来的方向就是科技化、绿色化、数字化。这会推动中国制造业往前走一大步。特别是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维持制造业的实力来使得世界向我们靠拢。”张世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并非首次提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国经济层面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看来,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是科技创新,并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两翼’。”李晓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一体”是科技创新;“两翼”的一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翼是未来产业。

在他看来,未来产业是指已经出现产品原型,但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业。“一般认为,未来产业需要经历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在李晓华看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劳动力队伍;通过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有力支撑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和商品流通;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和投资于新兴产业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总之,要通过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李晓华说。

打通消费和投资二者之间的堵点

2023年11月,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加上出行等相关需求回升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带动,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线上消费占比稳步提高;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服务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先来看消费。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增速。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消费高增长是建立在上年低基数之上的,剔除基数效应后消费整体仍呈弱复苏。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放缓、资产价格下跌,居民预期转弱、消费意愿不足。”周景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再来看投资。2023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0814亿元,同比增长2.9%,与1—10月份持平。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3%。民间投资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

“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来看,消费和投资并未完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周景彤指出了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居民消费虽然处于稳步复苏进程当中,但整体复苏进度相对较慢,而偏弱的消费需求难免会滞后相关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致使消费未能发挥对于相关产业领域投资的牵引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投资效率仍需提高,产业投资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部分传统产业领域(如钢铁、水泥等)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而部分涉及民生(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婴幼儿托育等)与新型基建(充电桩等)仍存在投资短板,继而对相应领域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制约。

“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把消费和投资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并打通二者之间的堵点,既要通过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供给等手段来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又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补齐产业短板,继而带动消费需求的释放,让消费和投资真正相辅相成,如此才能更加高效地扩大内需,并助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周景彤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这一提法不同以往。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关于投资的提法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消费和投资作为内需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的机理并不相同,因此业内习惯于将消费和投资分开讨论,就连历次重大会议在阐述扩内需工作时,通常也都是针对消费和投资分别进行部署。

“过去我们的政策不是故意把二者分开,而是对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不够。”张世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特别是在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时候,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尤其是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消费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级和水平,不可能短期内就能够扩大有效需求,所以政府的发力点往往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有意识地扩大铁路、公路、机场等公共产品的投资需求,这在过去几十年内确实起到了拉动内需、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本质联系,致使很多领域出现了供给过剩。

在张世贤看来,消费和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两大需求手段,本身是相互联系的,消费和投资从来不可分割。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一切社会生产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这本身就需要不断扩大的投资才能满足。投资在扩大当期需求的同时,也会在下一个周期形成供给。投资所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既生产出新的消费对象,也生产出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从手机到电车都是如此。因此,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确实可以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张世贤表示。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进入2023年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货物贸易呈现回稳向上的势头,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10月、11月均实现正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79587亿元,同比持平。其中,出口216038亿元,增长0.3%;进口163549亿元,下降0.5%。11月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1.7%,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下降态势。

“11月份出口额结束了6个月下降态势,外贸形势总体在改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2023年12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我国外贸发展能够顶住外部压力,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总体上看,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刘爱华说。

可以预料,在宏观政策、精准措施综合发力下,2023年中国外贸顶住压力持续回暖,全年目标实现可期。

2024年我国外贸如何布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被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外贸新动能包括产业、主体、贸易方式、区域等多个方面,其中,产业方面要培育新兴产业,也要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因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在于产业体系包罗万象,从而拥有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弹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简单追求‘高端产业’和一般贸易方式,忽视传统‘低端产业’‘低端环节’和加工贸易,在实践中行不通。”

梅新育认为,主体方面,在维护既有企业主体生机活力方面,还需要不断降低市场准入壁垒,引进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本土民间新创企业主体,以确保整个市场的活力。

贸易方式方面,要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创新贸易方式,以确保、提升中国外贸竞争力,争取对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区域方面,要推动传统上国内外贸发展滞后地区进入国际市场,开拓此前我们开发不足的新兴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拓展中间品贸易”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

“中间品是指生产过程的原材料、零部件,拓展中间品贸易主要是强调中国在国际上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度一定要高。”梅新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拓展中间品贸易是中国产业和贸易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针对国际新冷战势力企图对中国“脱钩断链”图谋的应对之道。

“我们需要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国际供应链越来越多地以中国为中心开展重组。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的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会相应出现较大增长,我们的管理政策需要相应开展前瞻性调整改革。”梅新育说。

一视同仁对待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

随着中国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边际改善的迹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2%。

“从这些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步恢复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况伟大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房地产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企债务化解、项目保交付等方面。近两年,房企频繁爆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恒大到碧桂园再到融创,无论是龙头房企还是中小房企,都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房企爆雷涉及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金融体系的风险、社会信心的恢复等,影响深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目前房地产的金融风险,从企业的角度,民营企业风险最大,发生债务爆雷的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况伟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要化解民营房地产公司的债务风险,让这些民企活下来,就需要继续给他们融资。“金融机构给民营房地产企业进行贷款,要跟对国企、央企一样一视同仁。”

最新的消息是,当前,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据新华社消息,2023年11月份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主要银行向非国有房企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300多亿元。

细究房企爆雷的根源,与房地产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前些年,房地产“三高”(指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开发模式曾一度被众多房企奉为准则,如今,“三高”模式已渐行渐远。

“旧的房地产‘三高’发展模式,很容易导致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和过度负债,最终会导致房子卖不掉,现金流回不来,进而导致债务风险。房地产旧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况伟大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了《中国住房金融发展报告(2023)》,其中专题报告《房地产新模式的构建及金融支持》(以下简称《专题报告》)聚焦讨论了房地产新旧模式的转变,以及金融如何支持房地产新模式发展等热点话题。

《专题报告》指出,随着住房供需缺口的缩小,房地产行业超额利润向正常利润回归,房企自身逐渐失去加杠杆的动力,房地产“三高”旧模式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况伟大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要降低房企债务杠杆,逐步增加现房销售,减少期房销售。“下一步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是将预售调整为现房交付,这样不仅有利于住房回归消费功能,减少投机成分,也与‘房住不炒’定位匹配,有利于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可突破3%?

2024年要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任务,推动经济稳中向好,需要宏观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关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比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已经有所调整。

安邦智库研究合伙人、宏观研究中心主任贺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显示了政策的“分寸感”,同时强调要提高政策效率。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即使要保持“积极”,也不会搞大力度“放水”来刺激经济。

“在我们看来,财政政策保持‘有限积极’状态,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国内的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约束。另外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府财政也缺钱。近几年面临3年疫情的经济下行压力,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想靠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扭转经济形势,可能性不大。”贺军说。

在周景彤看来,2024年财政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支出方面需要坚持有保有压,更多向民生、科创、绿色等领域倾斜。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助力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在解决小孩入托、上学等方面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和条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2024年赤字率或有必要突破3%,“赤字率突破3%,可向国际国内传递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同时,考虑到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将由中央政府来承担更多支出责任或将资金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

周景彤也同样认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考虑突破3%的财政赤字率约束。“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可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来实现地方政府、居民部门杠杆转移的效果,为未来经济发展拓展空间。建议2024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可适当提高至3.5%。在赤字分配上中央财政赤字目标可多设定一些。”

货币政策从“精准有力”到“精准有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对比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不难发现,“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为何在经济恢复发展之时,2024年的货币政策仍然谨守稳健?

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一方面,这是出于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担心,如果货币政策放水,宏观上再显著增加杠杆率,决策层可能会顾虑这将使得系统性风险趋于恶化;另一方面,在国内各界对经济形势信心不足之时,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不会有用。实际上,国内市场低迷的最大原因不是市场上缺少资金,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经营主体的信心不足。

对比2022年货币政策,已经从“精准有力”调整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商有光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灵活适度”与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含义相关,“也就是说,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包含既防止通缩又防止通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扩张或紧缩的操作。这与会议提出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一致”。

在商有光看来,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强调的是“量”,但如果信贷规模扩张效率较低,不仅浪费了金融资源,还有可能形成潜在金融风险。“因此,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有效’,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有效性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环节,尤其与经营主体的经济预期、投资消费意愿有关。”

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强调“不仅看信贷总量,更要看支持实体效能”,“要把握好信贷增长和净息差收窄之间的平衡”,同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被业内认为“降准可期,降息也有空间”。对此,商有光表示,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加息周期已近尾声。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我认为我国未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有,但空间不会大”。

2024年经济增长潜力如何?

接近年底,市场对2024年中国经济走势与政策走向颇为关注,专家和机构纷纷预测2024年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速。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Tilton预计,2024年中国GDP将同比增长4.8%。

CMF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经济增速为4.8%左右,供需两端将更进一步修复并趋向平衡,这个过程中价格实现温和增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如果没有大的外部风险,中国经济增速2024年有望不低于5%,仍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周景彤表示,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或有所改善,稳增长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国内需求有望持续修复。消费有望进一步恢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降幅或小幅收窄。中国经济将向潜在增速水平回归,预计2024年GDP增长5%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建议,2024年经济增速应设为5%,只要作出正确的努力,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张世贤也认为2024年经济增速应设为5%,“政策设计太高了不现实,太低了不利于提振信心,增强预期。客观上潜在增长率可以支持这个增速。”

贺军认为2024年GDP目标可设在5%左右,“首先,作为目标,要有引导性。一些机构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低于5%,如果2024年定在5%,可起到一定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经济工作的关键重要性。其次,可以保持中国经济的连续性,体现目标与政策的稳定性。”

在政策目标上,CMF预测报告也建议2024年的经济目标设定在5%的水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持续多年总需求下行会拖累经济的潜在产出。所以必须快速收敛产出缺口,修复潜在产出。第二,更好地回归“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衔接“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2024年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十四五”胜利收官。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