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林徽因的北京培华女中
  • 合作伙伴 2022-07-27

史海钩沉:林徽因的北京培华女中

作 者|黄振翔博士,ANBOUND智库合作伙伴

Econsult Solutions公司高级顾问、城市规划专家、注册规划师

编 辑|黄馨宇,校 对|Monica

九十八年前,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先生千里迢迢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她在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以后在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上鞠躬尽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中外的高度评价。

今年正逢曹汛先生的遗著《林徽音先生年谱》出版,而我的书稿《梁思成林徽因与都市计划》亦已完成。在收集资料的十多年中,我发现我们对林先生的认识仍然有限,希望做更好的考据。当中,我找到林先生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学习资料,澄清了她进入培华这段历史。

不少文章指培华学校是由谢福芸(Dorothea Hosie)在1914年创办。她是清末在温州传教多年的英人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的女儿苏福芸(婚前姓)。但她在1912年与英国驻天津总领事谢立山(Alexendra Hosie)相爱,年底离开中国到英国怀特岛结婚。培华创办时,谢福芸根本不在中国。

去年底,我开始写历史小说《仿真林徽因:英伦篇》,找到1937年6月《实报》的一则消息,指国际妇女友仁会举行年会时公宴“培华学校创办人包哲洁女士”。包哲洁原名是Alice Georgette Bowden-Smith。

North China and Shantung Mission Quarterly Paper(《华北与山东教区季报》简称《教区季报》)刊有多份包哲洁与培华学校的报告,是不可多得的史料。由于《仿真林徽因》的写作需要一段时间,我打算先写一文章,暂定《民国时的北京培华女中:顺谈包哲洁、谢福芸、林徽因与蒯淑平》。

借宾大的林中杰教授向我约稿的机会,我谈一下林先生的母校培华女中,与大家分享史海钩沉的一些未为人知的事情,也为林先生的研究作一些补遗。

始  源

谢福芸在她的第一部自传Two Gentlemen of China(中译《名门》)提到1911年秋天她在北京与学姊包哲洁办学的事。两人都从剑桥大学的纽海姆女子学院(Newnham College)毕业,在那年代,纽海姆学院是英国培养女教师的重镇。出入境记录记载谢福芸在1906年5月从中国抵达美国去伦敦。剑桥记录她在1909年以二等荣誉成绩毕业。[1]

包哲洁比谢福芸大十一年,她出身海军世家,父亲官拜英国海军上将,驻守澳洲。包哲洁曾与父亲周游世界,经过中国时,她立志来華传教与办女学。她卅岁才进剑桥,在1907年以一级荣誉成绩毕业,同年赴美康奈尔大学修读硕士学位,并于1908年以一篇研究心理孵化的论文毕业。回英后,包哲洁在伦敦上师范课并在圣玛丽书院实习,同时出版了English Student's Wander-year in America一书,讲述美国教育,特别提及布道和女子教育。

林徽因与表姐等培华女中学生 

        来源:梁从诫编 2000 《林徽音文集》(繁体版)右一为林先生,左一为王孟瑜。笔者考据拍摄时间后,判断为1918年秋或1919年春。

估计包哲洁在纽海姆女子学院时邀请谢福芸到北京共事。1910年夏天,包哲洁带了父亲分给她的家产抵达北京,加入宣教团与学习中文。翌年,她在北京的英国基督教安立甘教会(1912年改名为中华圣公会)的合作下,在皇城东北角的椅子胡同(今嵩祝院北巷)一满人大宅开课,对皇族与大臣的女儿们讲授英语与新学。

谢福芸在《名门》中说她在1911年回華,先到太原省亲与学习官话。之后与母亲去北京与包哲洁会合。她们这所小型学校开学后一个月,武昌发生起义。清室大势已去,满族学生纷纷离校,剩下的南方学生也陆续离开。学校停办后,谢福芸母女和包哲洁见治安不定,便与其他外国人暂居东交民巷。

1912年2月29夜壬子兵变,北京各地受到抢劫掠。椅子胡同的学校虽然没有受到破坏,但时局不稳,谢福芸母女避居天津租界。不久,谢福芸与比她年长三十二年的谢立山谈婚论嫁,再没有回北京办学。

包哲洁发觉学校难以依赖皇族女孩来发展。在 1912 年剑桥纽海姆学院的 Roll Letter 中,她提到改朝换代后,满洲人的风光一去不返,北京不一样了。

为了重新办学,包哲洁回英国募捐。在伦敦时,遇到回英休假的女医疗布道士雷白菊(Ethel Margaret Phillips)。雷在山东阴平开办医院,被本地人称为“雷大夫”。1913年2月,包哲洁经西伯利亚回京,在圣公会义务工作。

后来,剑桥格顿女子学院数学毕业生 Rosamond Mary Waller 到北京与包哲洁拍档,俩人在崇德男校对面的旧帘子胡同租了一民房筹划学校,开始时只得一两个课室。

包哲洁在1910年出版的《一个英国学生在美国游荡的年头》,内容从多方面讲述美国各大学教育。至今仍是研究美国教育历史的重要史料。

在1914年11月,圣公会新任的华北区主教鄂方智(Francis Lushington Norris)在《教区季报》中北京一项,开宗明义讲包哲洁、Waller 与 Moor 女士成功创办培华女校。他特别提到培华的财政独立于圣公会,但布道与教学上大家互相合作。因此培华虽然名义上是圣公会机构,但包哲洁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1915年4月,雷白菊离开河南开封的圣保罗医院到北京行医,并在华北协和女医学校与培华作兼职教师。Educational Directory of China 1917 记载培华有三名教师:包哲洁、雷白菊与Waller女士。

培华中学的发展

新建立的民国大力推广西学。在北京,除了留美预备的清华学校外,各教会学校大规模扩充,有美国卫里会的汇文男校与女校,圣公会的崇德男校与笃志女校等等。培华也渐有名气,随学生增加,便搬到北邻的绒线胡同。

1918年4月的《教区季报》记载培华学生已增加到四十多人。因为校舍不敷应用,包哲洁在石驸马大街(今文化街)圣公会的一块地建校。1936年发行的《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标志“培华女学”在“师大女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对面,离东面的宣武门内大街约200公尺。具体地点在今天鲁迅中学对面的新融苑,这处离西南面的圣公会总堂(在今佟麟阁路)约五分钟步程。

红圈为北京培华女中位置,今新融苑所在

来源: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

《教区季报》记载校舍的兴建需要至少2000多英镑(以今天币值计近三十万美元)。包哲洁利用双亲的资助与英国各界、北京的英商、英使馆、黎元洪、徐世昌、梁士诒等的捐赠与贷款来盖校舍。1918年5月4日,培华在绒线胡同举行游艺会为新校舍筹款。新校舍夏天建好,9月开课。林先生在那年进入培华。

培华的教师骨干团队是包哲洁、拍档Waller 与Gedge女士。期间有其他全职或兼职教师加入。据Peking Who’s Who(1922年出版)的记载,1919年左右培华的教师队伍有六人,全是未婚女士与圣公会成员:校长包哲洁、Brown、E. S. Gedge、D. H. Murray、M. Scott与Waller女士。Scott是已卸任的圣公会华北区主教史嘉乐(Charles Perry Scott)的家人。

1919年4月底到1920年春包哲洁在英休假,据Waller在《教区季报》的报告,这段时间,培华的教务由她与她姊姊、加拿大来的Willis女士与本地的Pao女士负责。Waller 说1920年3月包哲洁回校时,学生开了一个整个下午的欢迎会,节目包括两套短的英文剧。

1922年秋天,包哲洁在《教区季报》中指Gedge 女士负责音乐,L. M. Scott女士教授英语。此外,从新西兰来的Primmer 夫人(负责法文、历史与英文)与加拿大的Mitchell 女士很快加入学校。同时,有三名旧生回校协助教务。1925年《中国商务名录》(The Comacrib Directory of China) 北京篇记载培华校长包哲洁、 Gedge、Jefferis与Waller女士四人,可见Brown、Moor、Murray女士等已离职。

1923年《互助》杂志讲述包哲洁。作者说1911年在太原认识包哲洁。象坊桥安立甘指在西城改名前的中华圣公会。民国二年(1913年)回英筹款时间与《教区季报》报道回英时间吻合。

培华学校是一所中学,但包哲洁的报告指学校还有一个半日学校。这是个义务性质的平民学校,即由高中生任教的儿童识字班。在1922年时是由培华毕业生Tang女士主理。

我们没法知道校舍的具体模样。但从早于它七年建成的崇德男校的建筑风格来看,培华的建筑应是差不多的西法兴建的中式建筑。1918年建好的校舍可能就一层。这校舍包括班房、公共活动室、饭堂与网球场。1922年尾建好的西翼拥有科学实验室、图书馆、钢琴房、课室、衣帽间、客房与容纳九个学生的宿舍。

包哲洁的目的是打造一家精英学校,吸纳北京的达官贵人的女儿。她在1911年时便透过使馆与教会交结满族高官。民国时,包哲洁联络上北洋政府高层的家庭,她是袁世凯子女的英语家教,黎元洪的女儿与前清帝溥仪的师傅陈宝琛的女儿也相继成为培华学生,可以说,培华是北京城最贵族的女子学校。

培华的学费特别高昂。据Educational Directory of China 1917的记载,初中与高中的一年学费分别是70与90元。当时官办中学是免费的,清华学校的学费是 36元。北京大学只不过一年30元,华北协和女医学校的学费是50元而私立的汇文大学是100元。

Waller女士报告在1919年度学年,培华有五十名全日制学生和四十多名半全日制学生。Peking: A Social Survey记载大约在1920年培华有五十三名中学生。从教区的报告,我们知道学生流动性很大,每一次北京政局不稳,一些学生便与失势的父亲出走。

林徽因和培华的其他女生

关于林先生在培华的学习状况,现藏于宾大档案馆的两封中国妇女出国留学委员的信提供重要资料。1923年11月1日,委员会秘书麦米伦(T. D. Macmillan)夫人写信给宾大艺术学院院长赖尔德(Warren Powers Laird),推荐林先生修读建筑。在这英文信中,麦米伦夫人写:

现在她在北京培华学校求学,校长包哲洁女士高度赞赏她的学历与条件。委员会也对包哲洁女士的评价充满信心 ……

林小姐精通英语,她的英语实际上与在英国出生的学生并无分别。她的老师们都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女青年 ……

除了在英国和培华学校接受过在绘画,素描和制造模型的基本培训外,她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进一步的训练,但她在艺术上天赋极高 ……

1924年3月,麦米伦夫人为林先生修读建筑一事再度致信赖尔德,并附上林先生的中学学业的简历。这简历清楚指出林先生修读中学五年,其中四年在培华,一年在伦敦圣玛丽书院。林先生是在1921年11月23日从英国回到上海,翌年初回培华复课,到1924年刚刚是两年半。余下的半年正好是1918年秋到1920年3月底林先生赴英的时间。

1924年3月4日林徽因中学学业简历 

来源:宾大档案馆《赖尔德文稿》第23箱第21宗卷

这简历指培华一年上课四十周,英语与英国文学每周5小时、历史每周2小时。林先生在培华修读过算术、基本代数与平面几何。此外,她在1924年春在培华修读立体几何,三角学和高等代数。看来,为了准备上建筑,她在最后的学期上了额外课,以增加被美国大学建筑系取录的机会。

培华教授是典型的英式教育,一学年有三个学期,课程与英国大学接轨。科目主要在英语、历史、英国文学、法文方面。培华也注重艺术、绘画和音乐,每年都举行游艺会,节目包括钢琴、古琴、歌唱、话剧、英文与法文背诵、体操、中国剑术等。

雷白菊医生的传记The Lady Named Thunder记载她一到培华曾为两个投考清华出国专科女生奖学金的女生补课,教的是英文、化学、物理与生理学。[2]G. M. Jefferis 女士是北京自然历史协会1925年成立时的第一届特许会员。从西翼设有科学实验室来看,培华是文理俱备。

林先生在校时也能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集,很多时候圣公会的笃志女校和崇德男校的学生是与培华学生一起上课。每年的游艺会也邀请各界与北大与清华的学生与家长观看。

包哲洁与教师们是虔诚的基督徒,布道是办学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所以《教区季报》中的培华报告每每强调有多少学生受洗。学校的宗教气氛是非常浓厚,学生们每周做礼拜与上查经班,包哲洁也与高年班学生翻译圣经班的材料。

林先生是否受过洗不得而知,但据渥太华的结婚名册,她与梁思成先生在1928年3月21日的婚礼是由加拿大联合教会牧师John W. Woodside 行礼,当时美加报章的婚礼报道也说他们是基督徒。另外,从美国入境记录、宾大与康奈尔大学的记录以及爱丽丝·杜威的家书等史料,林先生的出生年份都晚于中文记载的1904年,应该是1905或1906年,这可能是中历与西历的纪年差别。

林先生是培华的高才生。中国妇女出国留学委员的信指包哲洁高度赞赏林先生。Waller 女士在1920年秋天的报告不点名的说两名女生已在英国。十四岁那位与父亲在英国,可能逗留两年,她已经进入伦敦帕丁顿区的圣玛丽书院。她当然是林先生。

包哲洁在1924年10月的《教区季报》高兴地报告林先生正在她的母校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其实,林先生在暑校完结后,决定与梁先生一起到建筑系不收女生的宾大攻读艺术学士,包哲洁当时未知道林先生的最新动态。[3]

Waller 女士在1920年秋提到另一名女生是十七岁,将在英进修一年,准备考入牛津或剑桥。她就是蒯淑平,父亲是前清驻英留学监督蒯光典。她幼年在伦敦上学,中学时在上海圣玛丽中学攻读,后转去北京培华。1920年,她在加州大学暑校毕业后赴英,在伦敦Grove High School for Girls 上课。蒯淑平在该年9月26日造访在伦敦的林氏父女,她当时是蔡元培长子蔡无忌的未婚妻,但二人并无完婚。

蒯淑平在1922年进入牛津大学修读历史与文学,她可能是考进牛津的第一个中国女生。包哲洁在那年秋天点名地提到蒯淑平已考进萨默维尔女子学院(Somerville College)。蒯淑平在1925年毕业,回上海教授英文。1928年她成为上海培成女中(Besant School For Girls)的第一位华人校长,1933年到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任教。

广东女生梁逸群是1915年春天雷白菊医生的补课学生,她是清末首任驻澳大利亚领事梁澜勋的女儿。在进入培华前,梁逸群在香港圣公会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就读。她在1916年度的清华庚款出国专科女生奖学金考试中成绩排行全国第四,后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学士学位,再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与哲学,1921年硕士毕业。

左:梁逸群(1920年,约二十四岁)

右:蒯淑平(1928年刚接任上海培成女中校长,约二十五岁) 

来源:左:University of Chicago. 1920. Cap and Gown. 24: 75;右:1928年《图画时报》8月22日第4版。

后  话

1920年代中,北洋政府加强管控私立学校,要求它们按政府规定来设置课程。外国教会开办的学校要由中国人担任校长。1928年3月《北洋画报》报道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周淑清(Harriet Chow)接任培华校长,那时正值奉系张作霖控制北京。周是奉天人,在哥大巴纳德女子学院修读。1930年代,各画报不时刊登在培华上学的名媛,看来办学方针稍有改变。

1936年9月的《圣公会报》指包哲洁已经辞退培华的职务,在北平的俄罗斯东正教会教导俄国在华难民。培华在日军占领北平后关闭。1942年,包哲洁被遣返回英国。她终身未嫁全心全意在北京服务三十年。1945年9月13日她在伦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孙玉文“华北教区近讯”1936年《圣公会报》第29卷教讯之22-23页

百年已去,培华校舍早已不复存在,旧址如今是十三层高的小区。这段历史也面临着烟消云散的危险,至今我还未找到一本培华校刊或学校当时的刊物。《全国报刊索引》上有关培华与包哲洁的资料寥寥可数,百度百科上的培华女中一条谬误甚多。希望其他研究者从此文的人物线索发掘多一些史料。


注释:

[1]剑桥大学到1948年才颁授学位给予女生,之前只授予证书;但牛津大学在1920年开始授予女生学位。

[2]这两个女生都考进这全国只录十名的名单。

[3] 林先生在宾大的入学、建筑学习过程与成绩和学分,见《梁思成林徽因与都市计划》(即将出版)第八章“梁林建筑学习”的分析。


参考文献:

“包哲洁Miss Bowden Smith”《互助》1923年第1卷第2期,一发厂随笔之1-2页

孙玉文“华北教区近讯:北平牧区培华女学校包哲洁先生”《圣公会报》1936 年第29卷第18期,23-24页

Gamble, Sidney David. 1921.Peking: A Social Survey.New York: George H. Doran Co.

Hosie, Dorothea. 1924.Two Gentlemen of China:An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The Private Life Of Two Patrician Chinese Families, Their Homes, Loves, Religion, Mirth, Sorrow, &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ir Family Life.London: Seeley, Service & Co.

Phillips, Clifford H. 2003.The Lady Named Thunder: A Biography of Dr. Ethel Margaret Phillips (1876-1951).Alberta: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Ramsay, Alex. 1922.Peking Who’s Who.Peking: Tientsin Press.

North China and Shantung Mission Quarterly Paper.(各年份)

The Educational Directory of China 1917(4th edition) – Part III. Shanghai: Edward Evans & Sons, Ltd.

黄振翔(Dr. Sidney Wong)

伯克利加州大学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宾大城市研究所及香港大学科斯产权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现从事城市财政顾问工作作,同时研究解放前中国都市计划历史和林徽因生平。曾任教于宾大设计学院、佛州国际大学等大学,讲授城市研究与规划。其他经验包括香港城市规划师、世界银行高级顾问等职。新书《梁思成林徽因与都市计划》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联结中西的空间愿景”是由宾大环球资助、宾大沃顿中心支持、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主办的跨学科的中国研究与交流计划,由宾大设计学院林中杰教授创立和主持。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与建成环境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推动西方和中国学术界在建筑、城市与全球环境等议题上的国际对话。通过研究成果发布、展览、访谈、研讨会等线上线下的活动与宣传,凭借在线传播联结中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学术圈在后疫情时代的交流与合作。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