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口袋里的钱有一天会消失么?
  • 工作论文 2019-12-09

随着数字货币Libra横空出世,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在过去的半年里,无数的人都在讨论未来的货币会是什么样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对未来货币演变趋势的追踪研究中去。

在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今世界货币体系中原本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已经暴露无遗。

众所周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发文建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在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流动性随即告罄,国际贸易几乎停摆,彰显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隐含的系统性风险。在当时,周小川便提议创造一个超脱于任何一国经济状况和利益的国际货币,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以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部主任保拉在其著作《人民币的底牌》中也曾经写道,放眼全球历史,像20世纪后半期这样以一国经济和军事强权发行的单一支配货币,是少有的特例。英镑“狙击手”索罗斯也认为,美国滥用了美元作为主要货币的优势与特权,人民币可成为更为强势的货币。

保拉和索罗斯的观点是否正确?在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如果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从一个更大的历史视角来看货币的演变趋势,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保拉的观点,他们的对现在货币的态度也许存在某些问题,因为在历史上,我们这个世界的货币大多数时候都是地缘权力和政治权利的附属物。从中国的战国时代到古罗马,再到世界上出现的无数国家,每当一个强权国家出现,就会随着出现一种货币。这种时候,我们实际可以基于地缘角度给出货币的一个定义,货币实际只是一种反映政治秩序的金融度量单位。就此而言,正如有人所说,货币等同于一国的地缘政治实力,泱泱大国自有泱泱货币,这句话本身没错。

但是,泱泱大国究竟有多大?过去的英国,后来的美国,都曾经在历史的一定周期中具有世界强权的实质,但如果这些强权国家走向衰弱,美元逐渐弱化,美元危机开始爆发并且影响到全球,世界又都束手无策,这种时刻对于货币认识的分歧便会产生。所以也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超主权货币的概念。实际上早在千年之前,黄金曾就是世界唯一的超主权货币,随着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文明社会以及制度的演化,货币逐渐就演变成为了加载了地缘政治的金融符号,世界各国无一不是根据地缘政治的影响力以及威权统治的需要而在其中动手脚,导致了严重的通货危机。再后来,世界各国干脆放弃了看起来已经不切实际的金本位,世界也是从那时真正开始进入地缘货币的时代。

现代意义上的所谓地缘,实际就是空间,地缘政治就是以空间优势为大目标运用各种资源,包括经济、产业、军事、法律、外交、矿产、等方面进行空间系统的全面争夺、整合与平衡。为什么空间在现代世界如此之重要?关键是资本的需求,资本实际是空间的函数,需要空间来消化,资本一旦离开了空间,资本就会出现重大危机,所以现代地缘政治实际就是地缘资本主义,空间的背后有强烈的货币动机,而独霸或是控制市场空间的能力,实际就是货币的硬基础。那么随着老牌强国走向衰落,没有强权的时代是否会出现?世界又会不会回到超主权货币时代呢?

在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但在这种条件之下,超主权货币也没有多大存在价值,因为人为制造的妨碍世界性交易的“隔离墙”将以更加明显的方式存在,超主权货币的价值也会变得相对微小,可能仅仅是在一定区域中存在,犹如始终风雨飘摇的欧元。不仅如此,陈功还认为,即便是当下火热的数字货币也无法成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实事求是的说,互联网的确形成了某种自由交易。不过,这种自由交易同样受到地缘政治的强烈影响甚至控制,它依然在国家控制力的影响之下,无法突破地缘因素的边界。因此现在互联网上的货币数字化现象,包括区块链以及其他数字货币,无论运用多么广泛,实际都是一种代币,如同赌场中的筹码。与某些金融界人士想象的正好相反,地缘货币的现实以及趋势无法改变,即使货币数字化形成为真正浪潮,在虚拟空间大行其道,那么也是世界各国推出数字法币,这是地缘货币的一种数字化变形,并不会成为真正的超主权货币。

归结来看,超主权货币只是一种期待中的自由世界梦想,它很难成为世界现实,今后的世界依旧是地缘货币的世界,随着地缘政治世界的风起云涌,它可以被破坏,可以被取代,但不会消失。

标签 : 工作论文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