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降息,中国应如何“备战”?
  • 工作论文 2019-06-12

编者按: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不仅推动全球市场实现反弹,还可能引领更多国家提前降息,从而使市场流动性再次充裕,推动下一轮资产价格上涨。这对正在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而言,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冲击,中国的宏观政策要考虑进入“备战”模式。

在中美贸易谈判不明朗,全球经济放缓迹象明显的形势下,美联储对降息的态度出现了新的动向。

6月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发表的讲话中称,美联储对放松货币政策以拯救美国经济持开放态度,这被市场视为是为美联储接下来的降息敞开了大门。

在此背景下,美股从过去一个月的大跌中强势反弹。截至当日收盘,道指涨2.06%,标普500涨2.14%,纳指涨2.65%。美股三大指数均创1月4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为何美联储政策转向?

其实在鲍威尔芝加哥讲话的不久前,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团队就已经通过动态跟踪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的变化预测出,美联储对于降息的态度将很快发生新的变化。在2019年6月2日,《每日金融》分析文章《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在即》中,我们写道

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幅度大于预期,金融环境趋紧,核心通胀疲软的情况下,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敦促美联储降息额的压力,美联储可能“很快变得不耐烦”,货币政策的宽松也“近在咫尺”。

在安邦智库(ANBOUND)宏观研究团队看来,从此前的连续加息,到现在不断转向“鸽派”,美联储表态转向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压力。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不断抨击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认为美联储应该降息,这样会使美国经济腾飞。

面对特朗普的不断施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如同特朗普一样“反复无常”,让人“难以捉摸”;另一方面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角色越来越弱,倾向于迎合政治压力和资本市场的压力,更加“特朗普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特朗普化”值得关注,《每日金融》,2019年5月22日);

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虽然美国经济自上次金融危机以来实现了很好的复苏,但随着贸易战的展开,美国经济也出现了放缓迹象。此外,IMF、摩根大通、法国兴业银行等多家机构开始预期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这也给美联储施加了一定压力;

华尔街的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直接影响到美国股市,而其背后则是强大的华尔街资本力量。自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国股市的波动性明显加大,这是华尔街资本大鳄们不愿看到的,这些资本也在施压美联储采取宽松政策。

美联储政策转向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回顾安邦智库(ANBOUND)宏观研究团队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追踪研究不难发现,今年年初以来,美联储不断释放暂缓加息信号。

1月30日,美联储2019年首次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决定暂不加息,保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2.25%-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此次发出了暂停加息的最强信号,决议声明删除了“进一步逐步加息”和“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大体平衡”这两句重要措辞,承认“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有所下降”。

如果说美联储转向“鸽派”的态度是应对当前美国经济实际情况的耐心之举,那么其对全球市场的作用则剧烈得多:

一方面,自美联储立场转变以来,全球股市出现了强有力的反弹。美国股市从去年12月份的地位回升了18%,亚洲股市实现了10%以上的反弹,欧洲股市同时也实现了大幅反弹。

与此同时,全球原油价格则从去年底反弹超过26%。而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相对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可以说美联储暂缓加息表态推动全球资产实现了显著反弹。

另一方面,美联储再次采取宽松政策,可能引领更多国家央行提前降息。虽然美国、日本和欧盟至今仍没有宣布降息,而是采取观望态度。但有一些经济体显然是扛不住了,率先宣布了降息。

继新西兰之后,澳大利亚成为第二个宣布降息的发达国家。6月4日,澳洲联储宣布启动首次降息周期,下调现金利率(CASH RATE,澳大利亚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除了这两个发达国家之外,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印度、马来西亚)也宣布了降息。

现阶段来看,尽管这些国家的降息举动不足以使全球货币政策彻底转向,但如果全球经济环境继续恶化,欧美日等大型的发达经济体也可能会采取降息手段来应对。

因此,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推动全球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从以退出量化宽松和加息为代表的紧缩政策,重新转向维持宽松政策,甚至进一步放松。就全球经济而言,这将出现一个新的变化。

这意味着,全球资本过剩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如果货币宽松不会造成通胀的压力,特别是在全球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势必将推动和维持资产价格在高位震荡。对主要资本市场而言,资产价格走高可能是好消息,但如果贸易形势继续恶化,那么将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本的流动,也不排除个别市场出现动荡加剧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保持投资者的信心,可以说是各个国家避免“金融战”的首要任务。

中国的宏观政策要考虑进入“备战”模式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目前还未采取降息措施,但仍要密切关注其他经济体的降息动态。无论是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降息,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在目前全球资本过剩的背景下,降息会推升相关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国际资本也可能会被吸引流入这些国家,例如印度股市近期就创造了十年来的新高。

而随着降息国家的增多,这种国际资本流动的频率可能会增大,这对正在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而言,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冲击。特别是在贸易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这种资本流动会出现放大效应。因此,中国要为此做好“备战”准备。

考虑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极为复杂的系统问题,以及国内外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安邦智库(ANBOUND)的宏观研究团队曾提出过建议——中国可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来活化艰难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刺激中国的内需市场,扩大中国市场的消费,同时为深化多种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如扶贫)创造更多的空间、提供更多的资源。

▲2017年12月20日,媒体对安邦智库(ANBOUND)“大规模刺激政策”建议的报道

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指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并非单指财政发债或单一的货币政策,它包括两种政策的放松,以及放松政策通过各种乘数效应——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再到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进一步创造出来的流动性。

而这种“乘数”效应正是安邦智库提出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与政策部门提倡的“精准滴灌”之间的最大差别所在。另外,我们也多次强调,“精准定向”调控政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我们的预判,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 安邦智库》中都有详细介绍过。

结论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不仅推动全球市场实现反弹,还可能引领更多国家提前降息,从而使市场流动性再次充裕,推动下一轮资产价格上涨。这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次重要调整。

在中美谈判突变的形势下,为防止贸易摩擦加剧,中国未来在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的同时,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都要转向“备战”模式,需要加大宽松的力度,还要通过宽松的政策来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

标签 : 工作论文 

用户名: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