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伟
安邦智库研究中心
大家好,我是安邦智库研究中心的卫伟,很高兴今天给大家总结 #最新热点话题。
本周A股市场延续强势,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并创下今年新高。8月13日,上证综指收报3683.46点,实现八连阳,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深证成指收报11551.36点,涨幅1.76%;创业板指大涨3.62%至2496.50点。两市成交额突破2.15万亿元,环比大幅放量。多家券商认为市场已具备牛市特征,行情主要得益于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外部环境改善提振投资者情绪。外资回流和险资入场提供支撑,散户仍是重要增量资金。7月上交所新增开户近200万户,小单资金净流入显著上升,北向资金成交额亦明显回暖,显示内外资金积极入场。
与此同时,央行8月13日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引发关注。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但7月单月信贷大幅回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减少4263亿元,同比多减3455亿元。分析认为,这与信贷季节性波动、“反内卷”政策下企业开支收敛、中小企业账款清理改善现金流,以及房地产调整导致居民加杠杆意愿下降等因素相关。华泰证券指出,7月M1和M2增速超预期,显示货币供给充裕,但贷款和社融偏弱,凸显融资结构调整。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则提醒不宜过度解读单月数据,未来信贷需求或将更多转向新动能。
存款结构同样出现变化。7月末M2同比增8.8%,M1同比增5.6%,连续三个月提速。居民存款单月减少1.11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创十年新高。专家认为,利率下行和收益率下降推动定期存款活化,资金流向股市、基金等资产市场,而A股上涨又反向强化了这一趋势。
为提振消费,财政部、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方案规定,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按年利率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50%的标准给予贴息,中央与地方财政按9:1分担。政策覆盖小额消费及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旅游、家装和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每人累计贴息额度上限为3000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效降低居民信贷成本,释放消费潜力,并在稳增长背景下发挥作用。
在宏观金融风险方面,央企高负债再度引发讨论。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等企业负债均超万亿元,部分央企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左右,是民企的两倍以上。评级机构指出,央企中“底层90%”的企业利润有限却债务沉重,杠杆率高达18倍。若偿债压力持续增加,将削弱盈利质量,并可能挤出信贷资源,提升宏观金融风险。
总体来看,本周资本市场走强与政策面积极配合,营造了乐观氛围。尽管信贷与社融短期回落,但资金面总体宽松,政策刺激与消费潜力释放仍为经济修复提供动力。不过,央企高杠杆风险仍不容忽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依旧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关键考验。
关注 #最新热点话题,我们的研究人员将在其中分享他们正在研究的内容。